妙境

首页

每日法律小知识 | 第16期:醉驾没撞人也犯法?

章外人

导言

很多人以为“酒后开车只要没出事就不算犯罪”,但现实是:只要达到醉驾标准,即使没有撞人,也可能涉嫌危险驾驶罪。本期我们就来说说这项“零容忍”的法律底线。

一、法律怎么规定醉驾?

在2013年《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》中:

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,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/100毫升的,构成危险驾驶罪。

也就是说,只要你醉酒驾驶机动车,无论有没有造成事故、是否撞人,都已涉嫌犯罪。

二、真实案例详解

案例一:男子凌晨醉驾送朋友,被巡逻交警查获

地点:江苏南京

情况:刘某凌晨开车送朋友回家,途中被查,酒精含量为103mg/100ml。无事故、无受害者。

结果:被依法认定构成危险驾驶罪,判处拘役1个月,罚金3000元。

解析:即便“没撞人”,只要酒精超标且驾车,就已入刑。

案例二:女白领图方便开车回家,醉驾被定罪

地点:北京

情况:下班聚餐后,李女士自认为没事,开车3公里回家,被查出酒精含量为87mg/100ml。

结果:认罪认罚,法院判处拘役1个月,缓刑3个月。

解析:《刑法修正案(八)》明确醉驾即犯罪。

案例三:醉驾“代驾司机”被双倍处罚

地点:广州

情况:黄某本是代驾司机,却因自家车没油临时上路接单,途中被查出醉驾(94mg/100ml)。

结果:判处拘役2个月,罚金4000元,代驾公司解除合同。

解析:职业背景不影响定罪,法律前人人平等。

案例四:醉驾上高速,被罚更重

地点:山东济南

情况:司机张某酒后驾车上高速,未造成事故,被路政拦下,血液酒精含量达120mg/100ml。

结果:法院判处拘役3个月,罚金5000元。

解析:情节恶劣、风险更高,量刑更重。

案例五:醉驾“电动汽车”照样被判刑

地点:浙江台州

情况:李某驾驶某品牌电动小轿车被查出醉驾,酒精含量为92mg/100ml。

争议:李某辩称车辆非传统燃油车。

结果:法院认定其属于机动车范围,构成危险驾驶罪,依法判刑。

解析: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119条规定“机动车”包括电动汽车。

三、司法实践详析

实践一:醉驾无需造成事故即可定罪

多数法院依据“酒精含量达80mg/100ml+驾驶行为”即构成犯罪,不要求实际事故发生。例如北京市某基层法院对一名凌晨1点醉驾的男子,虽未出事故,依旧依法判处拘役2个月,缓刑3个月。

实践二:缓刑适用需结合认罪态度

司法实践中,若被告主动认罪认罚、无前科、社会危害性较低,法院可酌情判缓刑。例如浙江某地法院对醉驾初犯张某,在具结悔罪、赔礼道歉后,给予缓刑处理。

实践三:多次酒驾将被从重处罚

司法实践中,对累犯、屡教不改者依法从重。例如河南某司机第二次醉驾被查,法院以“情节严重”判处拘役4个月,罚金6000元,不予缓刑。

实践四:醉驾与是否“驾驶”相关

某地法院曾判定一男子虽酒后坐在驾驶位,但未实际启动车辆,不构成危险驾驶罪。说明“实际驾驶”是前提,但证据需明确。

实践五:非公共道路醉驾情节复杂

部分案件中,醉驾行为若发生在小区内部或非公共道路,法院可能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构成“在道路上驾驶”。比如重庆某案,因醉驾行为发生在未纳入交管的厂区道路,法院裁定不构成犯罪。

四、提出一个问题

问题:如果醉驾的行为发生在封闭小区或单位内部道路,是否一定构成危险驾驶罪?

参考答案

五、总结

醉驾是一种高风险行为,法律对此**“零容忍”**,无论是否造成后果,只要达到法定醉驾标准就可能入刑。不是“出了事”才犯法,而是“喝了酒还开车”就已触线。希望大家明白,安全和法律的红线,不能碰,也不值得碰。

记住一句话:开车不喝酒,喝酒不开车。法律无情,是为了保住更多人的安全。

📮 欢迎订阅《每日法律小知识》,我们每天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你,法律怎么保护你!

以上内容仅作为知识参考,不构成法律建议。如有相关法律问题请咨询正规律师。

章外人

作品介绍

【订阅作品-单期文章】

很多人以为“酒后开车只要没出事就不算犯罪”,但现实是:只要达到醉驾标准,即使没有撞人,也可能涉嫌危险驾驶罪。 本期我们就来说说这项“零容忍”的法律底线。

本作品为 《每日法律小知识》 下的单篇文章。

《每日法律小知识》

每日法律小知识 | 第16期:醉驾没撞人也犯法?

¥365.00 / 年

购买后增加1年订阅有效期

¥3.00

仅购买本期文章

当前无法分享本作品,请先登录。

分享本作品给好友订阅,你可获得 ¥109.50 元,当Ta单独购买本期文章时,你可获得 ¥0.90 元,实时到账微信零钱

微信登录后,您可将本作品发送到邮箱